近日,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信用建设办公室指导,中房网信用房地产研究团队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报告》。这是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为推进行业信用建设,通过大数据技术打造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中国房地产信用平台”),进而发布的行业信用状况常态化监测报告。
一季度欠税信息仍然突出
报告显示,根据中国房地产信用平台的收录统计,截至2022年第一季度末,全国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开发企业共约11.37万家,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末增长0.90%,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末基本持平。第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共计产生各类不良信用信息22411条,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20.49%,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减少4.95%。
从不良信用信息的数量分布上来看,“欠税”是房企一季度最主要的失信行为。报告显示,一季度共有18129条房企欠税案例,占全部房企不良信用案例的80.89%,同比增长达76.25%,环比增长27.62%,已连续3个季度呈现增长趋势。在金额方面,一季度房企欠税涉及金额达 271.35亿元,而去年四季度此数字仅为148.88亿元,环比增加了82.26%。
从欠税企业的情况来看,根据信用报告统计,一季度涉及欠税行为的开发企业共计2771家,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44.78%,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6.09%,约占全部开发企业的2.43%。从欠税企业的分布来看,共发生在全国23个省份,其中,江苏、广东和安徽欠税开发企业数量最多。从具体欠税的类型来看,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是主要的欠税类型。此外,一季度还披露处罚了1家开发企业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例,原因为虚开普通发票,涉及票面额1886万元。
在其他的不良信用信息方面,严重违法失信、失信被执行人和行政处罚的开发企业案例同比均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72.41%、62.82%和4.33%;环比方面,严重违法失信、经营异常、失信被执行人、行政处罚案例也均呈下降趋势,降幅分别为79.22%、73.61%、58.93%和39.83%。
具体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被行政处罚的案例共1745条,涉及开发企业共1546家,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减少31.07%,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减少35.98%,其中,江苏、河南和山东被行政处罚的开发企业数量最多。从开发企业出现失信被执行人情况来看,共2330条案例,涉及974家开发企业,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减少36.38%,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减少49.01%,其中,河南、安徽和河北出现失信被执行人情况的开发企业数量居前;在失信被执行的原因中,“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占比高达71.95%,而这些失信被执行案例一直都主要来自房屋交易领域的合同纠纷。
此外,一季度发生严重违法失信行为的开发企业有16家,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减少71.43%,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减少76.47%;从严重违法失信的列入原因来看,其他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是主要类型,约7家;其次是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约4家。
信用债违约规模环比大幅增长
根据信用报告,截至2022年3月31日,2022年全国共有4家境内房地产债券发行人确认信用债券实质违约或触发交叉条款(不包括展期情形),涉及债券12只,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50%,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200%;对应债券发行额117.5亿元,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减少30.10%,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增长193.75%;违约涉及债券余额97.25亿元,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减少28.56%,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增加158.98%。
第一季度,境内信用债券违约涉及余额最大的是阳光城,其与母公司阳光集团,共计9只信用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约71.75亿元;其次是三盛宏业,共计1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21.50亿元;此外,华夏幸福有2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4.005亿元。
同时,第一季度有7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出现境外债实质性违约(不包括展期情形),涉及债券15只,涉及违约金额共计约12.68亿美元,涉及债务余额共计42.88亿美元。其中,违约涉及债券余额最大的是禹州集团,共计4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16.95亿美元。其次是阳光城关联的6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11.06亿美元。此外,中国奥园有2只债券违约,涉及债券余额6.86亿美元,同时其还宣布未来将有2只债券共计4亿美元也将无力到期偿付。
相关数据显示,房地产企业2022年预计到期债务约9600亿元。其中,从房企海外债到期余额来看,2022-2025年为美元债兑付高峰期,而2022年是未来四年房企偿债压力最大的年份。在房企偿债压力保持高位的情况下,如若个别房企资金流动性未能得到实质性缓解,短期内仍具有高违约风险,从而进一步引发系列信用危机。
而值得注意的是,报告统计的仅为境内信用债券和境外美元债的实质性违约情况,事实上,房企资金压力下的债务风险还包括展期后的兑付压力,以及涉及贷款、借款、信托、可转债及商业票据等多个领域的偿还压力。
涉及不良信用房企持续减少
报告显示,根据中国房地产信用平台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涉及不良信用信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计5496家,同比2021年第一季度减少6.80%,环比2021年第四季度减少28.77%,整体信用情况持续改善。
从第一季度发生不良信用信息行为的开发企业区域分布来看,江苏、广东和安徽涉及不良信用信息的开发企业最多;从发生不良信用信息占各省房地产开发企业总数的比例来看,黑龙江、安徽和江苏涉及不良信用信息开发企业占比最高,分别为9.90%、8.69%和8.55%。
从注册时间、注册资本等要素来看,第一季度涉及不良信用信息的企业,主要集中在2006年-2015年间注册的的开发企业,占比超五成;从注册资本看,注册资金在5000万元以下的中小型企业占比约64.48%,且其发生的各类型不良信用企业数量都明显高于其他注册资本水平的企业。
整体来看,2022年第一季度房地产行业信用状况整体有所提升,不良信用信息案例数量略有减少,同时涉及的企业同比环比均呈下降趋势,整体开发企业信用状况持续改善。从政策方面来看,一季度中央和地方也新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2年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 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通知等。同时辽宁省、山东省济南市等地方“十四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发挥信用对推动各省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支撑作用。在国家、地方和行业的大力推动下,信用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价值与作用有望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