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全媒记者 胡蔓 李光正 张华 通讯员 陈青青 冷婷)5月13日一大早,武汉市青山区钢都街道燕语光年小区柠月乐龄中心内,66岁的江奶奶把两岁多的孙子送到二楼托育园后,悠闲地走到三楼长者服务站体检,再到四楼颐乐学院唱歌、跳舞。中午,她到一楼幸福食堂吃饭,下午又到五楼健身中心踩脚踏车。
如此闲适而充实的日子,让老人颇感惬意:“既能帮儿子分忧带孩子,又能做自己喜欢的事,两不误。”
夕阳的余晖洒在乐龄中心的建筑上学,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老人们结束了一天的康养时光,到托育园接孩子。老小牵手欢快回家的画面,成为这个社区黄昏里温馨的景致。
柠月乐龄中心,是我省首批在社区兴建的嵌入式民生综合体之一,共5层,医康养托四位一体,其承载的使命是助力解决老年人“照料难”和年轻人“带娃难”,为家门口的养老和托育提供新可能。
今年以来,一支民乐团每周二、周三上午到燕语光年小区柠月乐龄中心排练,他们说:“在这里玩就像回到了家一样轻松。”(湖北日报通讯员 陈青青 冷婷 供)
地产公司闯入“老幼照护”
居民们能接受吗
揭榜兴建乐龄中心的是湖北联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武汉联投置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以开发房地产为主的老牌国企,在经历行业强劲发展后,敏感意识到寒意来袭。2022年,严峻形势让联投置业开始打破传统模式,寻求新的突破口。
这一年,我省《政府工作报告》让他们心中为之一振,“更大力度加强‘一老一小’保障……让老年人颐养天年、安享晚年……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读着报告,公司相关负责人兴奋了整整一宿。老人和孩子是社会“最柔软的群体”,如何对待“一老一小”,最能彰显城市的温度,照护好“夕阳”和“朝阳”,是城市治理中的重要议题。何不以此为路径,既担起企业社会责任,又能探寻发展有效路径。
2025年3月,燕语光年小区柠月乐龄中心跳蚤集市开集,孩子们踊跃参与。(湖北日报通讯员 陈青青 冷婷 提供)
一项来自居民的问卷调查,让这个灵感很快找到了现实支撑。燕语光年小区柠月乐龄中心所在的绿景苑社区共有5868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2306人,占比40%。300份调查问卷的呼声出奇一致,亟须建一个社区嵌入式民生综合体,解决老人康养和0至3岁婴幼儿的托育难题。
“绿景苑社区是武汉基层社区的样本之一。居民们反应热烈是现实之需迫切的一种折射。”联投置业相关负责人认为,在老龄化进程持续加快的今天,两名年轻人需要照顾4名老人的情况比比皆是。同时,双职工家庭的托育需求也同样旺盛。但与此相矛盾的是,两项服务供给相对缺乏。
在“一老”这端,2023年,我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3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23.6%。养老照护供给不足,市场化的居家照护盈利模式尚不成熟,行业人才短缺成为核心痛点。而在“一小”这端,我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缺口较大,托育服务总体供给不足,2024年普惠性机构占比偏低,仅为23.15%,托育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不敢托、不放心的现象也较为普遍。
“其间大有可为。”密集会商研讨、高频次摸底调研,2024年10月,湖北联投成立柠月集团,以“城市更新全龄乐养生活营造商”为定位,发挥国企业务多元、业态复合方面的优势,推动养老托育资产统筹购置、改造、运营管理的新路径。
多方共同运营
安全责任能厘清吗
面对“一老一小”照护难题,柠月集团决定,在武汉、鄂州、宜昌等地落下棋子,对此前的售楼部、社区底商等进行重新改造,独立营运为代际共享空间,围绕“养育、养生、养老”实现社区环境下的“老幼共托”。“老人在熟悉环境中安享晚年,符合中国人传统观念。”湖北柠月集团、联投置业副总经理庞颖说,长者服务站与托育园同处一楼,既可为老人提供短期托养、康复训练、助餐助浴等服务,也可为0至3岁孩子提供入托、科学育儿亲子课等。
2023年底,鄂州市梧桐湖柠月乐龄中心举办迎新年首届嘉年华活动。(湖北日报通讯员 陈青青 冷婷 提供)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举步维艰。“养老和托育都涉及监护权转移,如何赢得长者和孩子家人的信任,安全是绕不开的话题。”庞颖说。
家住武汉市洪山区金地自在城小区的吕根群自从添了孙女,就一直寻思着把孩子送到托育园,“但娃这么小,安全放心吗?”一次,吕根群路过离家700多米的燕语光年柠月乐龄中心,看到托育园的桌椅、盥洗台全是迷你版,所有拐角也都加上了防撞条,连门也都有防夹手设计,心头掠过一丝好感。他带着家人一遍遍来考察,最终决定把孩子交给托育老师。“如今,孙子在这快一年了,白白胖胖,悬在心里的石头放下了。”
庞颖直言,为了增加乐龄中心“保险系数”,他们在空间上兼顾了隐私与互动,通过共享阅读室、多功能厅等设计,实现老幼共融:开老幼生日会、亲子课堂等实现以老带幼。
63岁的刘爷爷经常到托育园陪孙子和其他孩子一起做手工、浇花。他说:“这里的公共空间都安装了摄像头,方便家属随时调取。越公开透明,越值得信任。”
宜昌市夷陵区银河公园小区柠月乐龄中心举办果蔬主题亲子活动。(湖北日报通讯员 陈青青 冷婷 提供)
与柠月集团合作的武汉众成颐家养老服务有限公司也深深感到不一样的压力。“在招募合作伙伴时,‘柠月’格外苛刻,如员工玩手机影响服务,就要扣分。运营商如果3次低于75分就要被清退。”“众成颐家”负责人邵诗聪说,虽然托管老人和孩子的家属会与运营商签订协议,但柠月集团在每个乐龄中心都安排了常驻人员,与他们一起运营、管理,万一出现问题,‘柠月’也不推诿。
“不能让老幼出意外,这是底线。”40岁的宜昌市伍家岗区联投玖玺台业主赵文君认为。玖玺台柠月乐龄中心是她和家人经常光顾的地方。“工作人员服务细致、到位,我们才会感到安心。”她说。
2024年6月,宜昌市伍家岗区联投玖玺台小区柠月乐龄中心,端午节活动上,大家开心地展示手工制作的香囊。(湖北日报通讯员 陈青青 冷婷 提供)
庞颖说,这也印证了推行“乐龄中心”的核心诉求之一——通过标准化流程降低风险。他们每周组织员工培训,以具体案例进行针对性训练。“有专业背景,他们能很快理解、准确执行照护要求。”柠月乐龄中心相关负责人傅文艺介绍,试点“老幼共托”模式以来,跌倒和受伤等情况为零。
相关专业人才匮乏
如何补齐短板
在白纸上作画,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毕竟是新生事物,需要时间作答。”联投置业负责乐龄中心运营的湖北悠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鑫坦言,“并不轻松。”目前,胜任老人、婴幼儿照护的人才少,老幼共融的服务标准缺乏,是困扰发展的一大难题。
我省已进入中度老龄化,按国家标准需要16万名养老护理员,但在岗人员不足2万人。人才缺口何解?周鑫的实践是:一方面加紧招募、挖掘人才;另一方面与合作方共同培养。
2024年10月,花山郡社区在柠月乐龄中心举行重阳节活动,爷爷奶奶们玩得很开心。 (湖北日报通讯员 陈青青 冷婷 提供)
在武汉市洪山区花山郡小区柠月乐龄中心托育园担任育婴师的徐永侠,考取育婴师资格证后入职这里。1年的工作经验让她感觉到“自己和孩子们一起成长”。如今,她已成为花山片区“口碑老师”,吸引了一批粉丝,还带出了8名育婴能手。
“其实,如何在兜底居民基础养老托幼需求时,链接更多生活场景,还考验研发、运营等核心能力。”34岁的“联投业主”杜利洪认为。
鄂州联投水乡小镇小区柠月乐龄中心社群运营负责人栾花欣喜地介绍,只要一发布老年人主题活动,名额很快就被抢空。“我们发起‘寻找100个主理人’计划,植物学硕士谷风、茶艺师兰兰等不少拥有专业背景的‘联投居民’成为社区活动‘领衔者’。”
花山郡小区柠月乐龄中心主理人、植物学硕士谷风带着孩子们在花山拾光乐园探索自然。(湖北日报通讯员 陈青青 冷婷 提供)
“这些主理人是非常珍贵的人才储备,我们希望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出击,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培训机构等开设老幼融合照护课程,同时提升服务人员待遇和职业认可度,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周鑫认为,在“老幼共托”方面,要完善服务标准,推动行业协会、专业研究机构等制定基础服务标准规范和运营指南,这样家门口养老托育才能行稳致远。
如今,幸福食堂每天出餐500多份,托育园40多人。“虽然决策时面临很大压力,但有尝试价值。”庞颖说,“从试点样本迈向规模化发展,依然挑战重重。我们希望统一建设和运营标准,搭建人才培养体系,打响品牌,以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石智雷认为,在“一老一小”破题之路上,仍需政府、企业、居民等携手,在跨部门协同、复合型人才培养和服务标准建立等方面发力,共同寻找幸福城市的最优解。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